这是描述信息
资讯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浅谈当代中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浅谈当代中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概要描述】浅谈当代中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一、价值观及其作用价值观支配、影响着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其作用具体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方向作用。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方向。那些被肯定的有价值事物,会激发学生的热情,促其积极创造、获取,从而影响学生实践活动的方向。二是动力作用。价值观是构成实践活动自觉性的前提,价值观初步形成后,学生就会按照自己的生活准则坚定不移地行动,形成一定的思想动力。三是养成作

浅谈当代中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概要描述】浅谈当代中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一、价值观及其作用价值观支配、影响着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其作用具体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方向作用。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方向。那些被肯定的有价值事物,会激发学生的热情,促其积极创造、获取,从而影响学生实践活动的方向。二是动力作用。价值观是构成实践活动自觉性的前提,价值观初步形成后,学生就会按照自己的生活准则坚定不移地行动,形成一定的思想动力。三是养成作

详情

                浅谈当代中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一、价值观及其作用

价值观支配、影响着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其作用具体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方向作用。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方向。那些被肯定的有价值事物,会激发学生的热情,促其积极创造、获取,从而影响学生实践活动的方向。二是动力作用。价值观是构成实践活动自觉性的前提,价值观初步形成后,学生就会按照自己的生活准则坚定不移地行动,形成一定的思想动力。三是养成作用。价值观对行为的长期支配,会使个体的一定行为即出自内心又不带情绪,经常重复和强化,最终养成习惯。中学阶段是学生的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中学生价值观现状

全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中学生更好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总体来看,当前中学生的价值观状况是好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他们当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价值取向。

1. 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

2. 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

3. 享乐主义的价值取向

4. 片面追求文化素质的价值取向  

(二)原因分析

1. 家庭教育环节的不足

2. 学校教育环节的不当

3. 社会教育环节的缺憾

三、加强当前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措施

(一)学校教育

1、优化既有校园环境

进行价值观教育,应当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核心就是师生员工所共同认同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的总和。它作为一种能动的环境力量和隐性的课题,对学生价值观导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健康、活泼、丰富的校园文化,包括校风、校容、制度、体育、文艺熏陶等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巨大的。师生和谐交往中教师的价值观又直接影响着学生。学生的“向师性”是尽人皆知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的这一重要规律,在实践中常常表现为:教育者很少去禁止学生做这做那,而是经常地,几乎是始终用自己的榜样去激励和吸引学生。”教育是一种导向,校园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导向,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在学校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学校引导学生进步、文明、健康地生活,必能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2、发挥课程教育优势

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要培养中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崇高的理想追求、良好的社会公德、强烈的成功意识和奉献精神、明确的拼搏进取意识。这就要求中学政治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上必须把握好以下几方面,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精神风貌。

(1)系统全面地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旗帜和方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的行动纲领,可以帮助中学生解决思想上的一系列模糊认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使中学生从中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创造精神}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社会主义的坚定政治立场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感;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可以说,全面深入地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中学生精神的全面塑造。

(2)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

优秀的民族传统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和表现,用优秀的民族传统教育和熏陶中学生,可以使他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科学文化和道德精神,从我们的先人那里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培养他们对民族的认同感及其爱国主义精神。

(3)以模范人物为楷模,塑造一身正气。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涌现出无数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是我们优秀民族传统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祖国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同样涌现出无数的人民英雄和模范人物,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着我们时代的精神和民族的意志,是我们可以学习仿效的楷模。学习他们是对中学生精神的具体塑造。

(4)塑造中学生的时代精神。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有的精神力量对社会进步起着基本的推动作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也要求当代的中学生具有符合今天需要的时代精神。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角度看,我们应塑造中学生的市场经济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塑造艰苦创业、进取创新的精神和意志,塑造虚心学习、追求进步的治学态度,塑造集体协作、遵规守纪的团队精神。同样,我们仍然要把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为中学生精神塑造的核心。

3、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

   社会是最好的大学,在这所大学里,学生们能学到很多课堂上没有的知识。多了解社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加速学生的社会化。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因此,要多让学生接触社会,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尤其是初高中阶段,更要把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作为育人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之成为克服学生弱点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得好,教师想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是这种人。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相当重要。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人格魅力才能起到榜样作用。教师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身教更甚于言教,一个好的教师总会从细节上要求自己,而不仅仅是有渊博的知识和灵活的讲课方法。

  新的教学理念突出一个“人”字,强调开发人的潜能,塑造健全的人格。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拓展学生的视野,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战场,但不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唯一途径,教育教学应渗透在学生参与的各类活动中,渗透在社会、家庭、学校等学生成长的各个领域。还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学会探索未知比掌握现成的知识更重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潜能比学会一门技能更重要。总之,我们要用质疑的目光、否定的态度、发展的思路对教学现状进行反思并不断创新。

(二)家庭教育

  家庭是人生最早接触的教育环境,是个体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往往为个体提供了第一参照系和最感性的示范,这些方式不仅体现出当时社会的普遍价值取向,而且反映出特殊群体的价值倾向,通过家庭成员之间自然频繁的交往、深刻的情感交流,这些价值取向就在潜移默化、长期的行为互动中被家长无意识活有意识地灌输给个体。家庭教育即家长对子女进行的基本行为规范、生活知识、生活经验、、人生态度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对子女形成价值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终身的、不容忽视的。因此,家长应该有意识地通过科学的家庭教育培养子女形成正确价值观。

  1、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和谐相处的氛围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关键并不在于父母给孩子提供一个富丽堂皇、衣食无忧、宽敞舒适的“安乐窝”,而是需要父母以有利于孩子的身新发展为前提,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地提供一定的家庭物质条件。并且需要家庭成员感情融洽、关系和谐,营造愉快的精神氛围。

   一方面,由于家庭物质条件的优劣对孩子价值观形成的正确与否有一定影响,所以父母需要以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前提,提供必要的家庭物质条件,即条件过分优越的应适可而止,条件中等的可量力而行,条件过分恶劣的要努力改善。另一方面,父母要有民主平等意识,不搞家长制,一言堂;要尊重孩子,不可随意打骂;要学会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刻保持乐观、开朗、不断进取的精神状态。家庭成员要和睦相处,夫妻之间避免争吵,不要在孩子面前谈及社会的阴暗面,以免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影响。

2、提高言传身教的水平

   家庭是子女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的作用。青少年的价值观念最初是从父母那里观察学习而来的。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做父母的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要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出了正确引导外,父母还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有理智、有分寸的关心爱护孩子,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父母在与子女朝夕相处中,要抓住任何机会运用日常生活的大事小节对子女进行正反面教育,使孩子动的为人处事的道理和形成独立的人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社会教育

  在社会教育中,教育者是社会的每个成员和社会教育机构;教育对象广泛,包括每个社会成员;教育内容也广博地多、丰富的多;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三要素的交互作用方式也不同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这里每个个体既是教育者,同时又是受教育者,加上丰富的教育内容,使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时能发挥更大的能动性。要通过良好的社会教育培养个体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

    在理论上,社会主义国家的任何政策都应该是对培养个体科学价值观起积极作用的。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必须充分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因此无论是政府政策的制定、宣传、还是贯彻落实都应该科学合理,并符合正确的价值导向,这样才能为中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的教育行政机构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高度重视,建立机制,加强领导,落实措施。

2、营造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文化是影响个体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社会条件之一。由形形色色的文化所生发出来的浓厚的文化情调弥漫在社会空间中,就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着,本身构成并强化着一定的文化氛围,同时又接受着该文化氛围的陶冶,潜移默化地塑造着自己的价值观。

   大众传媒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大众传媒机构要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正面宣传报道社会的主流和积极进步的东西,要坚决抵制消极落后、腐朽内容的传播。比如,中央电视台里面所做的各种公益广告,“帮助别人,快了自己”、“妈妈,洗脚”等等。当孩子看到这些画面时,无形之中受到了感化和教育,就是我们成年人看了心灵也会受到某种力量的震撼。这种广告效应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是无法估量的。所以,各种大众传媒、广播节目和电影产品,要创作、编辑、出版更多更好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多办一些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为中学生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和氛围。

3、净化周边生活环境

   中学生的价值观也受到其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还应该对周围环境进行清理整顿,努力净化中学生的成长环境。一是深入持久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坚决取缔非法出版物市场,查封传播色情、淫秽、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坚决打击各种无证经营以及盗版行为等。二是深入开展“网吧”专项整治。综合运用各种执法手段,加大执法力度,采取集中整治和日常管理相结合,严厉查处和打击网吧违法接纳未成年学生、超时经营、网上传播有害文化信息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鼓励群众举报,设举报电话、信箱,聘请网吧义务监督员,积极探索学校监督、社会监督等网吧管理的长效机制,有效遏制网吧违法违规经营的猖獗势头。三是清理整顿校园周边环境,严格执行中小学周边200米内不得开设歌舞厅、游戏厅等经营性娱乐场所的规定,对违规的责令其限期迁出,并重点清查和坚决制止向学生兜售不良出版物的行为,还中学生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四)自我教育

  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个体价值观形成的社会机制要通过心理机制起作用。就个体科学价值观的形成来说,既然个体无法改变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强大影响力,那么解决压力的正确且唯一的途径就是自觉加强自我教育,形成社会倡导的科学价值观。作为中学生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加强自我教育。

1、认真学习理论知识

2、提高自我分析鉴别能力

3、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锦州三中

主校区:
锦州市凌河区文兴里43号
电话:
0416-3810810   邮编:121000

东校区:
锦州市凌河区劳保北里44号

电话:0416-3810810   邮编:121000

二维码

页面版权归锦州市第三初级中学所有     辽ICP备11005478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