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描述信息
资讯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家庭教育
家校合力让孩子走出网游沉迷 2023-06-15 08:13:27
当今社会,人们已经很难完全离开网络而生活,现在的孩子也是一出生就不由自主地成为“网络原住民”。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也带来了不少弊端。比如不少父母因为孩子的网络游戏(以下简称“网游”)成瘾问题困扰不已,这些孩子因为沉迷网游,伤害了身体,耽误了学习,对个体的正常社会交往及健全人格发展也带来了不利影响。 如何让孩子合理而有节制地使用网络,如何避免孩子网游成瘾,如何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学习生活节奏?这是很多家长和教师都关注的问题。结合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即“家校合力、兴趣并举、疏导结合”。 家校合力,是指家庭和学校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共同配合,防止孩子出现沉迷网游的情况。一旦发现孩子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也要保持家校之间的沟通,让孩子能及时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关注与帮助。 家庭在孩子的人格形成和习惯养成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家长自身要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自律的榜样,不要一边让孩子远离网络游戏,一边自己却抱着手机不撒手,这会大大降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权威性,也让孩子觉得不公平。学校也可以适当开展一些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网游成瘾的危害。 另外,家长和教师需要用心观察和发现孩子对网游上瘾的原因,再对症下药来帮助孩子走出困境。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是因为不擅长人际交往,希望通过网游寻求归属感或缓解孤独感,那么家长一方面要让孩子多感受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孩子建立与同龄伙伴之间的友情。有的孩子是因为学业成绩不理想,而网络游戏可以带给他现实中难以获得的成就感,那么家长就可以和学校加强联系,让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在学校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增强自信的机会。家校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在学业上取得进步,获得自我价值感,他就不用再通过沉迷网游这种错误的方式来逃避现实压力。 兴趣并举,是指通过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让孩子有更丰盈的内心和更广阔的视野,他自然就不会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世界。 比如多让孩子参加体育运动,就是一个可以让孩子远离网游的好方法。尤其是对于身体处于快速成长期的青少年,积极引导和帮助他们热爱体育运动,一方面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另一方面还可通过运动来释放青春期的躁动,宣泄内心的情绪和压力。尤其是可以多带孩子参加户外的体育活动,比如徒步、骑行等,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还能保护视力放松心情,实在比总是捧着手机有意思多了。 学校也应多创造一些让孩子到户外活动和锻炼的机会,让孩子的青春活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迸发。对学生也不要只采用学业成绩这一个评价标准,多去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特长和亮点,让每个孩子都能有展示自己获得自信的机会。 疏导结合,是指帮助和引导孩子建立规则,合理有效地使用网络。在现实生活中“一刀切”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为防止沉迷网游而让孩子完全不接触网络,是不现实也是不理智的做法。一方面现在很多作业需要通过网络完成或提交,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中小学生日常学习不可或缺的一个工具。另一方面,孩子也有自己的社交圈,他的朋友们在交流网络相关的话题时,如果孩子完全无法参与互动,他肯定会有失落感和显得不合群。   因此堵不如疏,家长不妨提前和孩子沟通,双方经过协商定好使用网络和电子设备的规则,并严格执行。比如对于玩网游,可以约法三章:定时、定量、守约。定时,即约定可以玩游戏的时间段;定量,即每次使用手机或玩游戏的时间长度;守约,即按照事先约定执行,如在不需要使用电子设备的学习时间,手机等电子设备需要上交或放在学习房间之外的空间等。还可以制定一些奖惩措施,如果孩子在控制网游上有进步,可以有一定奖励,如果违反了规定,也要承担相应的惩罚。   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信任孩子,也不能撒手不管。要把握好这个分寸,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家长和老师有充分的爱心和耐心,掌握好的方法,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来源:网络)  
高考卷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2022-06-27 11:42:48
由于学校的工作安排,我参与了今年的高考监考工作。工作中负责在具体监考过程中,开启试卷册,算是“第一批”见到高考题的人,语文考试的监考过程中,也近水楼台地扫了几眼高考卷,了解一下今年的语文高考在考什么。作为一名有过高中、初中教学经历的语文老师,在高考试卷清晰地看到了未来语文学习的方向: 1.功夫下在平时 语文从来就是所有中学考试学科中“性价比”最低的学科,花费同样的经历学习语文和学习其他学科,体现在卷面上的增分,语文学科一定是最少的。因为想要将任何一门学科融会贯通,往往都需要基于该学科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延伸和拓展,但是语文学科相较其他学科而言,学科体系更加庞杂,知识架构更加宏大,想要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就必须有大量的知识积累,否则很难做到所谓的“举一反三”,也就是搞清楚一个问题,就可以准确地完成其他问题。因此,语文的学科特性就注定不是一门可以突击提分的学科,平时的语文积累在这时就显得格外重要。 例如,某年高考模拟卷,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一题中选取了金克木的《小学校长》一文,在后面的题目设置中,要求与初中课本中的《藤野先生》作对比。在高中的语文学习中,自然不会复习《藤野先生》一课,如果学生平时的功夫没有下足,在初中学习时就只是浅尝辄止,在考卷中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是无法回忆起课文相关内容的,自然也无发作答。 (*图片来自《金考卷·猜题卷(2021年版)》) 语文教科书,尤其是义务教育段的教科书,几乎是将中华上千年的文明浓缩进六本薄薄的册子中,无论是作为升学要求,还是作为公民的基本素养,都要求在学习每一篇文字时要下功夫,只有将功夫下在平时,才能给语文学习创造一个基本的前提。否则,在考前突击的时候,才会发现“突击语文”不仅是无从下手、更是无边无际。 2.放弃题海战术 如果说下功夫是前提,那学习策略就是重要途径。在之前的多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里,语文老师们一直遵循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的原则,采用题海战术应对高考,效果极佳。因此题海战术一直蔓延到初中,甚至小学,令学生学的苦不堪言,老师教的毫无生气。究其原因,一是考试大纲的规定,二是高考题型的固定,通过大量的单一性训练确实有助于语文分数的提升。 (*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全面取消高考大纲,那么考试考什么,怎么考,只有在高考试卷被拆开的那一刻才能知道,题海战术已经完全没有作用。 以今年高考全国二卷为例,在论述类文本的选择题第三题中,将四个往年的文字选项换成了流程图,而流程图的类似题型来自已经在全国二卷中早已不考的实用类非连续文本;古文阅读在考了几年的“纪事本末体”后,今年又选取了“纪传体”;成语更是改变了多年的选择题形式,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对于靠题海战术制胜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因为即便知识点相同,但是不同的考察形式,复习方式和掌握程度也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题海战术在新高考面前是行不通的,由此衍生的所谓的“答题模板”、“解题公式”等等,也自然不再好用。对知识系统地吸收,认真地思考,将知识真正地内化,而不是流于表面地解题,以不变应万变才是学习语文的“正确姿势”。 3.开展广泛阅读 此前,语文学习中一直有一个误区,凡谈及阅读必须是“经典”,还得是教材推荐的“经典”。既不顾不同学段的理解能力,也不管培养阅读兴趣,完全忘记了什么叫“开卷有益”。导致很多学生在毕业之时,本就不多的阅读兴趣已经完全被消磨殆尽,只记得囫囵吞枣地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体会不到作者的伟大思想。 纵观近年来高考与模拟题,选材十分广泛,有话剧、有现代诗、有学术论著还有科幻小说,2018年全国三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就选择了现代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微纪元》。同时,语文学习需要“横向理解”。例如,当学到《琵琶行》中对乐器声音的描写“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时,要能想起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对乐器声音的描绘“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在将两首诗作对比阅读,体会不同诗人的不同风格与感情,以此构建诗歌鉴赏的知识体系。但是,如果学生连诗歌本身都没有读过,那知识体系的构建就是更加无从谈起了。 因此,在中学期间广泛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从培养兴趣开始,不要拘泥于文本是否“经典”,以学生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读物阅读欣赏,培养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完成由0向1的迈步;再以此出发向不同方向延伸,完成从1到多的提升。提高对不同文本、不同语境,甚至是不同语言的理解才是阅读的真正目标。 4.提高哲学思辨 不同于一些国家,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并没有在中学阶段开设哲学课程,仅仅是在高中政治科中有简单涉猎,就导致学生哲学思辨能力的普遍低下。哲学是万学之母,一切学科最终都将指向哲学。拥有基本的哲学思辨能力,对于人的成长有着巨大作用,小到对生活中小事的理解,大到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而哲学的思辨在今年的高考作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全国甲卷关于《红楼梦》的材料作文,并非要求考生对《红楼梦》真的有多高造诣,更不是写《红楼梦》读后感,而是对“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哲学思辨。同样,全国一卷作文中对“本手、妙手、俗手”的理解,更是颇具哲学意味。 (*图片来自@人民日报) 好在,现在的初中教科书中已经将《苏菲的世界》这样的哲学启蒙读物收进了推荐阅读中,在初中的语文学习中,把握事物基本特征、理解抽象内涵的这类带有“哲学意味”的训练是要有意识进行的。 高考不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指挥棒”,但在高考的命题中我们看到了我们很多的问题与短板,要记住,我们分析高考卷不是为了高考,而是为了我们更好地生活,无论高考与否,学习都是每个人的终身事业。  
讲道理之前,先关注情绪感受 2021-09-06 10:09:48
家庭教育中,不少父母习惯和孩子讲道理,而疏于关注孩子的情绪和感受,给亲子关系带来很多麻烦,甚至凭空制造出很多不必要的亲子冲突。父母如果能学会看见孩子的情感和背后的需求,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比如周日晚上孩子还没有做完作业,嘟囔了一句:“作业这么多,看来今天晚上要熬夜了,真是烦死了!”妈妈一听,随口回应道:“早干什么去了?我看你周五周六都挺轻松的,不知道抓紧时间,这样下去成绩不下滑才怪呢!”接下来的情况可想而知,孩子情绪爆发,朝妈妈大吼一通,母子之间酿成了一次小冲突。这种情况就属于父母只看见道理而没有看见情感,妈妈只看见了孩子“应该早做好作业的时间安排”这个道理,却没有看见孩子因作业完不成需要熬夜的焦躁情绪。 看见道理看不见情感为何有害呢?首先,看见情绪就是爱,妈妈没有看见孩子的情绪,孩子就会认为妈妈不理解自己,亲子关系受到影响。其次,孩子的情绪被妈妈怼回去了,没有得到释放,如何会安心高效地做作业呢? 而且,妈妈说的所谓道理,孩子难道不明白吗?妈妈即使不说,孩子这次遇到了时间安排上的麻烦,下一次自然会调整计划,统筹安排,从中吸取教训。这本来是孩子积累经验的一次机会,结果妈妈带着嘲讽的味道一评价、一抱怨,孩子就会抵触、防御。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更不愿意轻易接受父母的指责,他们本能地认为“我的错胜过你的对”,于是冲突和对抗就发生了。妈妈的良苦用心,不仅得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这时妈妈如果看到了儿子的情绪和感受,就会和孩子共情,说一句“作业还真是挺多的!那怎么办?”或者拍拍孩子表示理解,并给孩子倒上一杯水,效果往往比讲那么多道理要好得多。 如果用三层楼模型来形象地表达,一楼是情感,二楼是道理,三楼是成效。很多家庭处理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问题时,往往习惯于直接上二楼,讲道理、谈是非、看对错,看看应该不应该,看看是否符合规矩道德,或者进一步上到三楼去看效果、看成绩,而很少在一楼去关心和体会对方的情绪感受。我在咨询时发现,很多家庭长期不知道一楼的存在,他们的情感空间似乎落满了尘埃、锁上了门。 实际上,家庭关系应多在一楼少上二楼。我女儿初三时有一天起床晚了,看见我就抱怨说:“爸爸,都怪你!你也不叫我起床,害得我要迟到了。”我应该如何回应呢? 设闹钟和起床,都是女儿自己的事儿,实际上和我没有关系。如果我在二楼和三楼思考,就会觉得这件事情女儿埋怨我是不对的,“你自己不设好闹钟是自己的责任,你不反思自己,以后怎么进步呢?”“如果长期下去成绩能不受影响吗?”我这样说显然是有道理的,但孩子会舒服吗?孩子以后还会愿意和我沟通吗?讲完道理孩子就一定愿意去改变吗?万一我怼回去,女儿从此对迟到不在乎咋办呢?万一女儿从此和我对抗,偏要起得晚有没有可能呢……可见,在二楼或三楼和孩子讲道理是没有好处的。 因此,我放弃了上二楼和三楼,选择停在一楼体会孩子这句话的意思,我似乎听到了背后女儿情绪的表达:“爸爸,我要迟到了,我心情很糟糕”。于是,我回了一句:“哦,那对不起啊!”事实上,我这句话是表达“爸爸知道你很难受”,也就是看见了孩子的感受。我说完之后,女儿马上就平静了,开心地上学去了。我的做法不仅平复了女儿的情绪,也加深了父女关系,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了。这一切都是在一楼完成的。 当天晚上,女儿睡觉之前,我走到她旁边眨了眨眼,轻声地说:“明天早上,还要不要爸爸向你说道歉啊?”女儿明白我是在善意地提醒她设好闹钟,明天按时起床,笑着说:“走开走开!”这一问一答,不指责、不埋怨,二楼的问题在一楼轻松地解决,我相信女儿会做好,我们俩心里都暖暖的。 父母理解并利用好这个三层楼模型,觉察情感和道理的区分,遇到问题时尽可能在一楼去关怀和理解孩子,适当加以引导,再加上以身作则,孩子不仅会努力向上,还会动机十足,信心满满。 当然,这需要长期的练习才能越来越熟练。有些父母即使明白这个原理,但不愿意太多迁就孩子、理解孩子,仿佛容不得自己的孩子开心快乐似的。有些父母一旦遇到孩子对自己稍有冒犯顶撞,就会立刻爆发、火冒三丈,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就是情感匮乏的现象。 这些父母自身的情感匮乏,往往源于自身的家族环境和童年经历,他们没有被自己的父母很好地关怀和照顾过,就很难突破原生家庭造成的情感匮乏。因此,父母要主动觉察、思考、改变,通过心理治疗和个人成长,改变家庭文化编码,阻断情感匮乏的代代相传。              (来源:《中国教育报》)
明确养育方向 缓解教育焦虑 2020-12-18 15:30:44
从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以来,我深刻感受到家长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焦虑问题。从孩子出生开始,家长们就恨不得使尽浑身解数,替孩子规划好“正确的道路”,生怕孩子的发展有一点儿闪失。在浮躁的社会背景和焦虑情绪中,不少家长迷失了养育孩子的方向,忘记了孩子的成长节奏和规律。家长的过度焦虑既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也不可避免地对亲子关系带来伤害。 一、无处安放的焦虑,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 伴随着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节点,家长们的焦虑就像疯长的野草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择名校、比成绩、拼才艺等现象也把孩子们带入重重压力之中。这种焦虑和压力会在很长时间内对孩子成长带来不良影响。 焦虑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发育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焦虑心理的作祟,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占据了孩子的大量课余时间,造成长时间久坐和睡眠时间不足。孩子没有充分的户外活动时间,没有和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必然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 焦虑还会对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带来长远的不良影响。成人世界的焦虑不可避免地传递给孩子。从起床开始,孩子的耳边就充斥着家长没完没了的催逼声:“动作快一点儿,要迟到了!”“写作业不要磨蹭!”“抓紧路上时间背背单词”……弥漫的焦虑情绪让本应温馨的父母之爱,变得急功近利、冰冷脆弱,也让太多孩子的童年时光变得压抑甚至窒息。孩子如长期处在焦虑和紧张状态中,心理能量会被一点点耗尽,长大后会时常感到内心空洞没有力量,找不到生活的目标感和幸福感。 焦虑对孩子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家长的攀比心理会让孩子将学校当成竞争场,导致孩子在人际交往中也出现问题。 比如一个小学生在考试结束后,居然用橡皮把同桌的最后一题答案给擦掉了,因为不想让同桌考得比自己好。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很难具备团队合作的精神,倒是很有可能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二、焦虑既源于社会环境也有个人因素 为什么这一代家长的压力会如此大?高考制度也不是近年才有,不能把焦虑的“锅”都甩给教育体制或社会竞争,甚至怪罪到学校和老师身上。经过大量的走访调查,我们发现造成家长焦虑的根源,既有来自周围大环境的压力,也有来自个人心态的影响。 我国正处于快速转型期,社会发展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因素,很容易让家长产生对未来的担忧,这种担忧容易转化成焦虑感。另一方面,某些教育培训机构因为追求经济利益,过分强调和宣扬竞争论调,营造“输不起”的社会心理氛围,无形中增强了家长的焦虑心理。部分媒体的推波助澜,也起到了一些不客观的舆论引导作用。 三种心态造成家长的焦虑:一是盲从和攀比心理,不少家长给孩子报补习班、特长班的理由是:“别人都给孩子报班,我们不报就觉得对不住孩子。”很多原本淡定的家长,也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二是内疚和补偿心理,用报各种课外班来补偿陪伴子女的不足。三是竞争和功利心理,家长以自身经历过的激烈竞争为参考,将自己的不安全感投射到孩子的教育上,或将功利化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 三、尊重孩子改变自己才能消除焦虑 家庭教育绝不仅靠家长的一厢情愿或倾尽全力,要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正向的引导和帮助作用,家长就需要放下焦虑。 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着眼孩子的长远发展。孩子的成长有自己的节奏,就像种庄稼一样,春种秋收都有时令限制。被催熟的孩子和反季节食物一样,虽能带来一时的惊喜,但终究会产生副作用。 合格的家长应该了解并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从孩子的角度去观察问题、考虑问题,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成长。 降低期望值,学会对孩子行为进行分类管理。降低期望值并不等于撒手不管,而是做智慧型的家长,既保持应有的理性,又要相信孩子,放手让他试错。 家长可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分类管理:哪些是烦人但不讨厌的,哪些是值得鼓励支持的,哪些是必须禁止的。这样归类后,家长会发现孩子很大一部分行为都是属于烦人但不讨厌的,大都可以忽略不计,情绪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改变自己,调整家庭教育观念和心态。家长可以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学习优秀的家庭教育理念,并应用到和孩子的互动模式中。如果家长不学习也不成长,想当然地教育孩子,很有可能事与愿违甚至南辕北辙。 目前家庭教育的症结,家长不是管少了而是管得太多了。家长如果能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科学的家教理念,又保持相对的定力和审辨能力,用乐观向上的心态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了。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上一页
1
2
...
8
锦州三中

主校区:
锦州市凌河区文兴里43号
电话:
0416-3810810   邮编:121000

东校区:
锦州市凌河区劳保北里44号

电话:0416-3810810   邮编:121000

二维码

页面版权归锦州市第三初级中学所有     辽ICP备11005478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