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描述信息
资讯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初中语文教学随笔

初中语文教学随笔

【概要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随笔

【概要描述】

详情

初中语文教学随笔

锦州三中张无忧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下面我就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如何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

二、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学习

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习得”的,不是老师教会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愿学、乐学,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实效。

三、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

此外,我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初中语文教学随笔(二)

 

新一轮课程改革,让语文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大家对新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到底怎样去进行语文教学,众说纷纭,使人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许多观点虽然很独特,很新颖,但操作起来,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通过听一些课,隐隐觉得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开始走向新的极端:一味的课堂对话,一味的强调读和感悟。像这样教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我认为,像这样去教语文,如果用辨证法来看,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我个人以为,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千万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千万不能忽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离开了全面地看问题,离开了变化发展的看问题,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要全面地遵循它们所揭示的教育教学规律。

因此,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尽力使学生具备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因为,学生对教师的某些习惯的培养还不能理解到一定的高度,但对他们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对于中学生来说,以下八个方面的习惯首当其冲:一、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二、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三、勤于动手、动笔、动脑的习惯;四、大胆、大方、大声说话,说普通话习惯;五、爱惜书本文具的习惯;六、好问的习惯;七、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的习惯;八、规范、整洁写字的习惯。

培养习惯,要悉心引导,严格要求,点点滴滴到位。举例来说,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要让学生写一笔好字,就必须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须规范、整洁地写字。还是以写字习惯培养为例来说,良好的写字习惯就具有极强的迁移性。学生把规范整洁地、有一定速度地写字的良好习惯养成了,其他习惯:如爱惜书本文具,学习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学习讲效率,讲质量、求速度等等,也跟着上来了。

 

教育随笔(三)

 

浅谈如何营造平等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

【摘要】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创奇迹的时空,是向未知挺进的旅程,是向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课堂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高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课堂效果息息相关。平等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从两方面去营造: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情境; 轻松课堂; 关注发展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创奇迹的时空,是向未知挺进的旅程,是向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课堂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高低。因此,营造平等、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建立亲切、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展示自我,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火花。师道尊严,唯书是从,唯师是从,紧张、沉闷的课堂气氛严重地压抑学生的创造才能,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营造这样的课堂氛围?我认为: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课堂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景,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友好、真实的学习氛围,提供畅所欲言的互动空间。

1)创设游戏活动情景。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将教学中的问题或内容,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新颖有趣的游戏调动起了学生积极的兴趣,在游戏中学生扮

演着不同的角色,各承担不同的责任,也遇到不同的问题,这就制造出一种想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使学生产生探求新知识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让4位学生认真看插图,仔细体会小鱼、老牛、小燕子这些不同身份的的神态、语言、动作等,再让学生表演,并允许他们用上自己的一些语言,通过游戏表演,将语言文字化为鲜活的形象,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2)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生活情境。生活是思维的源泉。老师应该让学生体验到知识就在生活中,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以学生熟悉的景和物、人和事、学习和生活作为载体,使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熟悉的情景能使他们尽快地投入到知识活动中。如小学语文教材里的口语交际《如何接待客人》,首先让每位学生讲一讲在家里是如何待客的,然后教师在教室里创设一个模拟场景,让学生以不同的客人的身份,进行相互的口语交流。因为生活中就是这样,在充满愉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进行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知识走进生活,生活中就有知识,学习知识为生活服务,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对学习的极大兴趣,激发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探索生活的本质、世界的奥妙。

3)创设能说会说敢说的语言环境。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衣。一个学生可能会思考,但并不一定会表达,就算他会说,有时也因为怕说错而未必敢说。如果不说,教师就不知道他学习的情况,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错了没关系”,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大胆发言,把知识呈现方式多元化、趣味化,让学生在生活中锻炼表达、学会表达、敢于表达。

在教学《坐井观天》这一课时,对于天有多大”,“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这些问题,我让学生去实践(用书本卷起来看屋顶)、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学生能结合实际去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才能和指导作用,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以主人翁的精神去组织好自己的学习。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和空间,课不要讲尽、讲绝,给学生一个进行思考和表现、张扬个性的空间和机会。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每节课上,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者,还会有一些被动的参与者,或者根本不参与者。这时候,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学生是在认真地倾听、思考,还是神游在外,或者在很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任务是帮助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卷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我该怎样教。教师应从高高的殿堂上走下来,甚至蹲下来,与学生平等交流,关注他们的情绪,关心他们的成长。在课堂上,教师表扬的赏识的不应单是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更应注意到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失去信心的学生。要相信只有差异,没有差生。对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多一份关爱,多一些赏识,多一点鼓励。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微不足道的进步,教师都应为他们鼓掌,为他们自豪。只有这样,学生  在课堂上才敢想、敢说、敢做,真正地做学习的主人。

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和追求。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锦州三中

主校区:
锦州市凌河区文兴里43号
电话:
0416-3810810   邮编:121000

东校区:
锦州市凌河区劳保北里44号

电话:0416-3810810   邮编:121000

二维码

页面版权归锦州市第三初级中学所有     辽ICP备11005478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