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要描述】近日,在第七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锦州市风能利用命题竞赛中,锦州三中三支参赛队伍喜创佳绩。 风能是地球表面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本命题赛事要求参赛队伍选取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装置,使其可利用风能实现侧风负重行驶。考查装置对风能的利用效率。物理组金健维老师、王作刚、郭佳昕老师就如何有效利用材料制作风帆车这一课题积极地进行了教研,尤其是在流体力学知识、机械结构设计能力、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小创客们开始了奇思妙想的科学探索,进行了无数次尝试,在探索和实验中不断积累经验,组装技术不断成熟。老师们建立微信群,在线上和线下指导学生进行模拟安装训练。 锦州赛区的比赛如期在四中隆重举行,我校共有三支队伍参加,其中一支队伍取得了侧风负重1400g的优异成绩,两支队伍取得了1200g的成绩。孔祥俊、张景然两名同学取得市赛一等奖,李佳鸿等四名同学取得市赛二等奖,金健维、王作刚、郭佳昕老师获指导教师奖。 本次活动提升了师生们的科学素养,培养了创新思维及创造力。同学们沟通协调、自主学习、临场应变等能力得到了锻炼,成绩的取得是我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全面发展“101”行动计划崇尚科学的又一硕果。
【概要描述】近日,在第七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锦州市风能利用命题竞赛中,锦州三中三支参赛队伍喜创佳绩。
风能是地球表面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本命题赛事要求参赛队伍选取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装置,使其可利用风能实现侧风负重行驶。考查装置对风能的利用效率。物理组金健维老师、王作刚、郭佳昕老师就如何有效利用材料制作风帆车这一课题积极地进行了教研,尤其是在流体力学知识、机械结构设计能力、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小创客们开始了奇思妙想的科学探索,进行了无数次尝试,在探索和实验中不断积累经验,组装技术不断成熟。老师们建立微信群,在线上和线下指导学生进行模拟安装训练。
锦州赛区的比赛如期在四中隆重举行,我校共有三支队伍参加,其中一支队伍取得了侧风负重1400g的优异成绩,两支队伍取得了1200g的成绩。孔祥俊、张景然两名同学取得市赛一等奖,李佳鸿等四名同学取得市赛二等奖,金健维、王作刚、郭佳昕老师获指导教师奖。
本次活动提升了师生们的科学素养,培养了创新思维及创造力。同学们沟通协调、自主学习、临场应变等能力得到了锻炼,成绩的取得是我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全面发展“101”行动计划崇尚科学的又一硕果。
近日,在第七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锦州市风能利用命题竞赛中,锦州三中三支参赛队伍喜创佳绩。
风能是地球表面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本命题赛事要求参赛队伍选取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装置,使其可利用风能实现侧风负重行驶。考查装置对风能的利用效率。物理组金健维老师、王作刚、郭佳昕老师就如何有效利用材料制作风帆车这一课题积极地进行了教研,尤其是在流体力学知识、机械结构设计能力、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小创客们开始了奇思妙想的科学探索,进行了无数次尝试,在探索和实验中不断积累经验,组装技术不断成熟。老师们建立微信群,在线上和线下指导学生进行模拟安装训练。
锦州赛区的比赛如期在四中隆重举行,我校共有三支队伍参加,其中一支队伍取得了侧风负重1400g的优异成绩,两支队伍取得了1200g的成绩。孔祥俊、张景然两名同学取得市赛一等奖,李佳鸿等四名同学取得市赛二等奖,金健维、王作刚、郭佳昕老师获指导教师奖。
本次活动提升了师生们的科学素养,培养了创新思维及创造力。同学们沟通协调、自主学习、临场应变等能力得到了锻炼,成绩的取得是我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全面发展“101”行动计划崇尚科学的又一硕果。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页面版权归锦州市第三初级中学所有 辽ICP备11005478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锦州